导航
首页
研究院概况
简介
组织架构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杰出青年
教授/研究员
青年研究员
青年副研究员
博士后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学生工作
人才招聘
科研团队招聘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
青年研究员招...
青年副研究员...
平台主管招聘
博士后招聘
项目制科研人...
科研助理招聘
工程技术人员...
行政人员招聘
关于我们
ABOUT US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于2020年1月正式成立,是复旦大学校内独立的二级研究机构。研究院以未来信息技术为目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后摩尔器件、新型存储器及应用、新型计算架构与系统、智能感知芯片与系统、三维异质集成技术、芯片检测方法与装备。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是以集成电路基础与前沿科学研究为核心,以芯片与系统应用为牵引,以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型科研教学机构。
查看更多
新闻中心
2022年研究院新年联欢会成功举办
1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2022年新年联欢会在江湾校区交叉一号楼二楼长廊成功举办,芯片院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喜迎新春。联欢会在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刘明院士的致辞中拉开序幕,刘院士对全体师生一年来的辛勤工作学习表示感谢,借由联欢会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联欢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序进行,研究生丁燕婷、冯冠担任主持,音乐、小品、舞蹈、诗朗诵等不同节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展现出研究生们广泛的兴趣爱好,现场的歌声、掌声和欢呼声将气氛一次次推向了高潮。莅临现场的教师们也积极参与,刘琦老师和周鹏老师带来的《星星点灯》歌曲将现场热烈的氛围再一次拉满,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年会最后,由芯片院学生会改编、演唱的一首《因为你,所以我》和新年快乐MV向全体老师献礼,祝我院所有师生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科研顺利,祝芯片院越来越好!此次联欢会充分展现了我院师生的青春风采,取得圆满成功,展现了我院青春昂扬、开放包容、奋发拼搏的精神风貌。文字:张梦如陈迟晓周可基图片:程灵莉
2022-01-23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2021年度总结大会成功举办
1月16日上午,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院长沈健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教授、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鹏教授、校科研机构综合党委副书记赵玮杰及研究院教职工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王建禄教授主持,首先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刘明院士致欢迎辞,其后副院长刘琦教授总结了研究院2021年的平台建设、科研进展、学生培养等方面的进展和2022年的工作计划。其后,研究院的刘春森、黄张成、蒋昊、陈迟晓、王超五位青年教师结合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年度科研成果进行汇报,总结了过去一年在二维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智能图像传感器、新型存储技术与其创新应用存算一体芯片与系统、二维器件研制与集成电路芯片高通量检测装备关键技术方面的进展,并对研究院后期未来研究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展望。汇报完完毕后,许宁生院士对研究院建设情况给予了肯定,他认为芯片院作为复旦成立的新型科研机构,筹建期内取得了良好的科研进展,要坚持以芯片与系统技术为导向,响应国家重大技术需求,开拓广阔前景。沈健院长在对工作进行了认可的同时,提出期待研究院能够在量子、类脑器件等领域展开
2022-01-23
通知公告
06-06
/2022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论坛第8期-后摩尔电子器件
05-31
/2022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论坛第7期-先进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
05-23
/2022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论坛第6期-新型光电探测器及工程应用
05-13
/2022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论坛第5期-新型存储器件及其创新应用
研究成果
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在忆阻器基SOM无监督学习系统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
组织映射网络(SOM,图1a),也称“Kohonen网络”,是一种受大脑拓扑结构启发的功能强大的无监督学习神经网络。相比于经典的多维尺度或主成分分析等线性算法,SOM具有更强大的数据聚类能力,在语言识别、文本挖掘、财务预测和医学诊断等聚类和优化问题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然而,基于传统CMOS硬件实现SOM受到计算相似性和确定邻域的复杂性的限制,且存在电路结构复杂、能量面积开销大、缺乏对相似度的精确计算等问题。因此,如何构建简洁、高效、精确的SOM硬件仍然是一大挑战。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可编程非易失存储器件,其交叉阵列结构具有支持并行计算和存内计算的天然优势,为SOM的硬件实现提供了新途径。但忆阻器基SOM的实验演示尚未有报道,这主要存在两大挑战:(1)如何利用非归一化向量找到输入与权重的最短欧氏距离;(2)如何不增加额外外围电路的情况下在忆阻器阵列的1D结构中实现SOM输出层的复杂拓扑结构。近日,芯片院刘明院士和刘琦教授团队利用忆阻器阵列(图1bc)构建SOM网络中的权值矩阵,首次实现了高效的SOM硬件系统。为解决SOM中神经元和输入特征数量增加时硬件系统复杂度加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
2022-04-29
芯片院刘琦教授团队在多模态神经形态感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躯体感受系统中的多模态感知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全面的物体属性,并对物体的状态做出准确判断。例如,压力和温度的信息可以被机械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分别感知并通过传入神经元编码成动作电位序列。特别地,不同受体的感觉信号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被神经元整合并发送到大脑皮层作进一步处理(图1a)。与单模态感知相比,多模态融合感知在评估物体属性和提高物体识别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在传统的人工感知系统中,多模态信息的处理多采用串行计算架构,传感信号需要转换为数字模式才能被处理器处理,产生了较大的功耗和通信带宽开销。此外,传统半导体技术在脉冲域构建这种多模态感知系统还面临着器件集成和电路复杂性方面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更高效的多模态融合感知硬件方案。生物感知系统具有并行分布式感官信息处理、低能耗、高容错性等特点,显示出克服传统困境的巨大潜力。受此启发,近日,复旦大学刘琦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多模态融合感知脉冲神经元(MFSN)阵列,该阵列由异质集成的压力传感器和NbOx忆阻器构成(图1b),其中压力传感器用来感知压力,NbOx忆阻器用来产生脉冲输出并感知温度变化。当压力和温度两种激励同时作用于M
2022-04-21
人才招聘
31
2021-12
教授/研究员招聘
一、研究方向: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关方向二、岗位要求:1.具有国际顶级水准和跨学科视野,在相关领域已取得突出成就,获得国际同行认可,能够领衔组建相关研发团队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2.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三、福利待遇1.研究院为教授/研究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国际学术交流机会。2.研究院为教授/研究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3.人才公寓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四、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2.学位证明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五、应聘方式1.联系人:杨老师2.邮箱:yangyinglin@fudan.edu.cn)。2.联系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微电子楼,邮编200433。
31
2021-12
副教授/副研究员
一、研究方向:微电子、集成电路等方向二、岗位要求:1.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公司的杰出科学家,具有较为广阔的跨学科视野以及很高的国际同行认可度。2.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外语水平。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三、福利待遇1.研究院为副教授/副研究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国际学术交流机会。2.研究院为副教授/副研究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3.人才公寓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四、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2.学位证明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五、应聘方式1.联系人:杨老师2.邮箱:yangyinglin@fudan.edu.cn3.联系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微电子楼,邮编200433。
31
2021-12
青年研究员招聘
一、研究方向:1.新型逻辑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2.新型存储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3.智能传感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4.新型计算范式(存算一体、类脑计算、量子计算等)的基础理论、器件、电路、架构和算法研究。5.新型器件和电路的功能扩展及多功能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研究。二、岗位要求:1.在相关研究方向已做出优秀成果,36周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或行业工程师,具备独立开展研发工作的能力,候选人应具有一定的国际同行认可度。所学专业为物理、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2.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外语水平。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三、福利待遇1.研究院为青年研究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国际学术交流机会。2.研究院为青年研究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3.人才公寓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四、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2.学位证明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五、应聘方式1.申请人请以“青年研究员申请-博士毕业院校-姓名”为邮件标题,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yangyingl
31
2021-12
青年副研究员招聘
一、研究方向:1.新型逻辑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2.新型存储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3.智能传感器件、集成技术、芯片设计及应用研究。4.新型计算范式(存算一体、类脑计算、量子计算等)的基础理论、器件、电路、架构和算法研究。5.新型器件和电路的功能扩展及多功能异质异构集成技术研究。二、岗位要求:1.在相关研究方向已做出优秀成果,36周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或行业工程师,具备独立开展研发工作的能力,候选人应具有一定的国际同行认可度。所学专业为物理、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等相关领域。2.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外语水平。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三、福利待遇1.研究院为青年副研究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国际学术交流机会。2.研究院为青年副研究员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3.人才公寓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四、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2.学位证明3.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五、应聘方式1.申请人请以“青年副研究员申请-博士毕业院校-姓名”为邮件标题,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yangyi
版权信息: 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